万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说阴阳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究竟什么是阴阳?阴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今天就来说说。

一、伏羲一画开天,认识阴阳

《易传·系辞下》:“古者疱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的系辞据说是孔子写的,这段话把伏羲是如何创造八卦的过程写出来了。八卦是以阴阳为基础的的,所以伏羲在创造八卦之前先发现阴阳运动的规律,并创造了阴阳的符号。

阴--阳一

一横就是阳,一横中间断开就是阴。这个了不起的发明,被后世赞为一画开天。有诗为证:宋朝陆游有《读易》诗云: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有文可考:清朝王筠《说文释例》卷一:一之所以为数首者,非曰此字祇一画,即可见一之意也……此即卦画之单,乃一画开天之意,故平置之。这个符号发明之后,接着伏羲有创造了八卦。自此,中华民族就进入文明时代。我们习惯说我们的文明是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也太谦虚了,从伏羲到现在应该不少于一万年。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就是沿着伏羲阴阳八卦之路发展到今天。你说这一画开天的意思多么重大!不然,能叫开天吗?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

向阳的为阳,背阳的为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我们手背为阳手心为阴,背部为阳胸部为阴。身体外侧的经络为阳经,身体内侧的经络为阴经。

动的为阳静的为阴;上的为阳下的为阴;上升的为阳下降的为阴;外在表的为阳内在里的为阴;明亮的为阳黑暗的为阴;温热的为阳寒冷的为阴;刚强的为阳柔弱的为阴;无形的为阳有形的为阴;轻清的为阳重浊的为阴;亢进的为阳后退的为阴;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积极的为阳消极的为阴……

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太阳为阳,地球为阴;地球为阳,月亮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1、3、5、7、9奇数为阳,2、4、6、8、0偶数为阴;雕刻文字图画突出的为阳文,下陷的为阴文。

…………

其实,阴和阳是不可分的,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事物同时具有的属性,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同时具有阴和阳这两种属性。我们之所以分开来说,主要是便于理解阴、阳各自的特性。

二、阴阳的关系

1、天地万物如何产生?阴阳交感,化生万物。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吧: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不要只把它当成神话,故事所讲的其实我们智慧的先祖对天地万物产生的过程的基本认识。万年以来,一以贯之。阴阳及其规律,就是先祖伏羲发现的。

如果我们用阴阳交感把《盘古开天地》重新叙述,就是这样的:

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阴阳二气,气于混沌状态之时,天地未分。轻清之气,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浊之气,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地便分为上阳下阴。当上升的阳气与下降的阴气相交媾时,则生成万物,灵气相交成为人类与生物,游*相交,就成为*怪。所以,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这个故事在《易经》中是这样说的:“精气为物”“天地絪緼,万物化醇”。《易经》咸卦的《彖》辞是这样写的:“咸,感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交相感应因而万物变化生成,圣人用他的高尚德行感化人心因而天下和平、治而不乱。观察咸卦中男女之情通过相互感应而得这一情况,可以类推出天地万物阴阳二气交相感应使万物变化生成的一般规律。天地否卦《彖传》: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泰卦》彖传: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这个故事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这样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混沌如鸡蛋时,就是“道”生的一,一就生出上升的阳气与下降的阴气,这就是一生二。阴阳之气加上交感达到和谐的状态就是三,就可以产生万物了。所以,道德经对易经的阴阳交感产生万物的理论作了很好的诠释。

这就是阴阳关系的第一点——阴阳交感,化生万物。

2、白天和黑夜变化的启示:阴阳消长,趋向平衡。

下图表示了一年在24节气的时候白天和夜晚的时间变化,其中黑色柱子表明的是夜晚时间的长短,比黑色淡一点的是白天时间的长短。我们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晚上大概14时多一点,白天9时多一点,不同的地方不太一样。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白天就会慢慢增长,夜晚就相应缩短。到了夏至,白天就最长夜晚最短。白天就有14时多,晚上只有9时多。从夏至这一天开始,白天就会慢慢缩短,夜晚就会加长。一直到冬至,又反向运动,年年如此,循环往复。

这说明:阴长阳就消,阳长阴就消,到一定程度就会反过来,这叫物极必反。他们总在追求平衡,平衡之后又有新的不平衡,总是这样循环往复,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概莫能外。所以,阴阳规律的发现,就发现宇宙、世界的本质。

我们再看12月卦的阴阳变化特点:

下图是十二消息卦,亦称“十二辟卦”、“十二君卦”、“十二月卦”、‘十二月主卦”。西汉孟喜卦气说术语。由乾坤两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的基础,全易的根本。

不说复杂了,我们只看阴阳爻的变化:

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为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

我们先看代表阴历冬月(十一月)的复卦,最底层一阳爻,其余五个爻都是阴爻,这叫一阳复始;

代表阴历腊月(十二月)的临卦,阳爻就增加到两个,阴爻减少到四个;

代表正月(一月)的泰卦就增长到三个阳爻,这叫三阳开泰,相应的阴爻就减少到三个;

…………

从复到乾,阳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阴义逐渐减少,表示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为阳息阴消过程,直至乾卦六个爻全是阳爻;从姤卦到坤卦,阴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阳爻逐渐减少,表示阴气逐渐增强,阳气逐渐减弱,直至坤卦六爻全阴,为阴息阳消过程。

这就充分说明,阴与阳,总是在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循环往复。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阴阳关系的第二点——阴阳消长,趋于平衡。

我们要是真的懂了阴阳消长的含义,运用于实际,那是妙不可言的。举两个例子:

你们说南方人和北方人,谁更温和?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能不能想明白?南方炎热阳气盛,人要适应这个气候,身体会自然调节。怎么调节?不断增加阴气,以应对阳亢,所以体内阴气多一些,故相对温和。北方寒冷阴气盛,人体会自然增加阳气,所以阳气足脾气就暴一点。当然,这只是整体的状况。而现在北方人都感觉不到冷了,有暖气啊。

壮阳之药生长在哪里?这个问题应该知道了吧。一定是生长在特别寒冷而且阴暗潮湿的地方。道理很简单,又冷又湿又暗,阴气特盛,所以,生长在此地之物,体内阳气特别旺盛,不然,它能活吗?

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阴阳互根,彼此互藏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似乎是一个千古难题,除中国外,这个世界上好像还没有解答。其实,这个问题早在《易经》里就已经有答案了。请看下面的太极图。在太极图中,白色阳鱼的眼睛是黑色即阴,黑色阴鱼的眼睛是白色即阳。这就表明阴与阳是互根的,阴的根在阳里,阳的根在阴里。阴是阳所生,阳是阴所生。阴和阳不存在先后关系,相互为根,互为因果。

鸡和蛋的关系,与阴和阳的关系一样,不存在先后,相互为根,互为因果。蛋是鸡所生,鸡是蛋所生;蛋的根在鸡里,鸡的根在蛋里。如此而已。万事万物都有来源,有的是线性发展的,先后十分清楚;有的是循环往复的,没有先后之分。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阴阳关系的第三点——阴阳互根,彼此互藏。

大家看看下面这幅图,大家一看就知道韩国国旗。这个与我们的太极图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仔细看看。

中国以阴阳为根基的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世界都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对东南亚的影响更是非同一般。日本文字就是好多中国汉字,韩国朝鲜端午中秋等好多节日都跟我们同步,韩国还要把我们的文化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产,可对其影响。

我们看下图的韩国国旗。整体上非常有气势,中间太极图,四周配天地日月四卦,大有囊括宇宙之势,霸气侧漏,野心彰显。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髓里去了。

但是,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其中间的太极图,就发现有意思了。各位认真细致的看看,研究研究,有什么发现呢?这个图,缺少了阴阳互根的标示。当然单独的太极图也是有这样的,但和八卦相联系的,应该用有阴阳互根标识的图。

4、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就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其实,阴阳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很多,比如阴阳互寓、阴阳和合、阴阳感应等等,而且之所以要分开讲阴阳之间的几种关系,主要是便于理解,其实阴和阳,本质上是浑然一体不能分的。之所以分开说,只是为了认识的方便而已。

你们觉得我说的对吗?欢迎发表意见。

1、本文为作者原创;

2、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