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御赐小仵作舆图文牒坊区,种种联系在一 [复制链接]

1#

少年常乐游

上期通过《御赐小仵作》聊了聊唐朝的茶宴,这期要聊的就更多了。

转眼到了第六集,景翊等人在密室寻找蛛丝马迹,结果从一面书架里发现还未彻底烧毁的少量卷宗,上面记载着近些年有关公主府的信息,以及追查驸马萧恒下落,还有萧瑾瑜和朝中大臣的动向。

为了搜索许如归的动向,萧瑾瑜拿出了棋格,当做长安的舆图,棋格就当做坊区。

舆图是一种地图,舆的意思是车的底座,用来承载物体的,因为地图上载有山川、城镇、四方地物,所以古人就把地图叫作舆图,把地理学叫作舆地学,甚至把看风水叫作勘舆学。

萧瑾瑜让景翊速速查点如归楼中的东西看看都是出自哪个坊区的铺子。

唐朝实行里坊制度,这个制度大约产生于汉代,以唐长安城为例,将城市分为若干方格状的封闭空间,居住、商业、生产、皇宫等空间都独立存在。居民居住的地方称为里或坊,专司商业买卖的则称为市。

唐代长安城以中轴线为界分为对称的东西两部分(分别隶属万年县和长安县,取万年长安之意),共有大小坊,各坊皆有门吏和门卒守卫各门,形成一个个城中城。

根据萧瑾瑜的推断,推断出许如归应该是在永安坊,但也正如景翊所说,虽然王爷推断出了他所藏身的坊,可这坊在棋盘上是个小方块,实质上这一坊就足有三百多亩,上百户人家。

随后王爷说许如归脚底沾有混了米糊的泥浆,所以那处外宅应该靠近一处正在修葺的宅院,所以只要拿了许如归的画像到附近问了里正便知。

里正,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指一里之长,明代改名里长。是春秋时期便开始使用的一种基层官职,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

杜甫的《兵车行》也提到过里正: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唐朝时里正的主要职责是:调查户口,检查非法,课置农桑,催纳课税,每里设里正一人。里正属于事业内编制,但无品级,就像宋江是押司一样吃公家饭有职位。总体古时的里正比现在的村民组长大点,较村主任小点。

然后王爷又说那处外宅由他去找,让景翊在原地善后,并以他的名义知会各领*卫队正,告诉他们有重要嫌犯在逃,务必对所有出城门的人严加排查。

汉末的时候,曹操为丞相,置领*为相府属官。后有中领*、领*将*等官。隋初之左右领*府,不置将*。炀帝改为左右屯卫,所领兵称羽林。唐采旧名,改隋之左右御卫为左右领*卫。设官及职掌均同其他各卫。

队正,按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以五人为伍,有伍长,五伍为偏,有偏师,二偏为队,有队正,二队为哨,有哨官,是曰百夫长。

隋唐时期,隋炀帝时将*府中的都督(正五品)改称队正,同时增置队副。唐代沿置,每府队正20人,正七品上阶,副队正20人,正七品下阶。每队统府兵50人,队正、队副(副队正)为府兵*府中最基层的*官。

所以王爷调动的应该是基础的守城*队人员。

另外,王爷还吩咐凡无身份文牒或是身份文牒可疑者,无论他们执什么印信和凭证,一律不得出城,尤其是神策*装扮的人。

“身份文牒”类似于今天的身份证,还具有介绍信的作用,曾经有许多称呼,比如符、传、公验、度牒、路证……

古代身份文牒上登记录入的信息比较简单,在唐代,一般就是“姓名”、“官职”两项,再细一点,将“单位”加上,不会有“出生时间”、“性别”这些必须的内容。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就是一个简单的物证。

那么没有现在的技术古人又是怎样通过身份文牒来准确地识别身份呢?

首先,国家是对这些信物会有登记的,或者说是有另一半的,若是出现问题,就可以拿出这些记录对比,以此辨认。

另外,身份文牒还会有一些配套的东西,一起出示的时候才能证明身份。比如唐朝官员的身份证叫鱼符,他们给鱼符配了一个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只有这两样东西同时在的时候才能承认身份。到了宋代,则把鱼符废除了,只留用鱼袋来证明身份。

最后,就是以材质来区分。因为在古代对材料的使用是有明确的等级区分的,哪怕寻常人家想要伪造也不一定有材料。

比如拿唐朝亲王及三品以上级别官员的身份证,是用*金做的;五品以上的官员身份证所用材料是白银;六品一些官员的身份证,质地则是铜料。唐朝官员的待遇往往是以五品来作分水岭的,当上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说是乌鸦变凤凰的区别了。

而印信,是公私印章的总称(包括个人印章)或者*府机关的各种印章;有时借指权力或官职。

虽然最后还是让许如归逃跑了,但是这个抓捕和推断的过程可以说是很严密了。

END

本期看点:舆图里坊制度里正队正身份文牒印信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